服务热线:(020)83621182 欢迎访问广州市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政策解答服务

划重点!广州“十四五”规划拟加快发展数字创意在内的新兴产业

发布时间:2022-04-09 14:27:31


 4月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拟加快发展包括数字创意在内的新兴优势产业,一起来看看!

《规划》主要由发展基础、总体要求、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筑“123+N”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态梯次发展、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健全规划实施的统筹机制7个部分构成。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加速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展望203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带动广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规划》,广州要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筑“123+N”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构建“一核、两带、三城、多节点”的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

 

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一)稳步发展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二)加快发展五大新兴优势产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

《规划》中提出激发数字创意产业新活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着力推进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深度应用,构建游戏、电竞、动漫、网络、影音等产业生态圈,培育一批具有数字创意头部企业和精品IP,打造动漫游戏产业之都全国电竞产业中心文化科技产业“硅谷”

从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新业态推动数字为产业赋能。加快发展特色数字产业,包括游戏、动漫产业与电竞、直播、短视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包括数字产品技术和创作,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积极发展包括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的创意设计产业。鼓励发展时尚文化产业,依托现有服务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时尚街区,建设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时尚设计、信息发布、产品推广和营销等专业培训定期举办专业展会,支持引进和参与国际时尚主题活动,支持具有岭南和羊城特色特色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支持在线旅游、虚拟旅游、智慧旅游等平台建设。

(三)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瞄准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一批面向未来的前沿产业。 


附件1(摘自《《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产业

重点领域

重点平台

新一代信息技术

重点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5G、北斗通信导航、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湾区半导体产业园、中新广州知识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增城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黄花岗科技园、天河软件园、天河智慧城、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北斗产业园区、从化明珠智慧产业园等、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西岸、南沙庆盛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等。

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重点发展智能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研发制造,支持智能驾驶决策、智能传感、人机交互、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高精度地图、车规级芯片、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零部件及技术产业。

广州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广州花都(国际)汽车产业基地、南沙国际汽车产业基地、黄埔汽车产业基地、从化明珠工业园、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番禺、增城、花都、南沙、从化)、广州西岸等。

生物医药与健康

重点发展生物药、现代中药、化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基因检测、高端医疗、高端康养等领域。

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白云美丽健康产业园、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中山大学国际药谷、从化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天河区生命科学产业园等。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

重点发展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终端等智能产业,以及智能工厂、“人工智能+制造”等应用服务领域。

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南沙庆盛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等。

轨道交通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发、设计咨询、工程施工、零部件及配套设备、新制式整车、智慧轨交、检验检测、运营服务、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综合开发(TOD)、维保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

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番禺轨道交通装备修造基地、白云新城轨道交通总部基地、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修造基地、南沙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类企业总部基地等。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重点发展氢能、太阳能、核能装备制造、储能、智能电网等领域,以及促进生物质能综合开发利用、支持资源循环利用相关行业。

南沙东方重机核电装备制造基地、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南沙氢能产业枢纽、从化氢能产业创新示范园区、番禺节能科技园等。

新材料与精细化工

重点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绿色石化、金属与粉末冶金等领域。

华南新材料创新园、中国新材料CID(中央创新区)等。

数字创意

重点发展游戏、电竞、动漫、创意设计、网络影音、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时尚文化等领域。

广州国际媒体港、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软件园、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设计之都、广州创意大道、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花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大湾区花都湖5G高清视频数字创意产业基地等。

 

构筑“123+N”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

《规划》指出,要努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城、多节点”的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一核——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核心区

《规划》中明确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发展重点,其中提及充分发挥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势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作用,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创意以及各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附件2(摘自《《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聚区列表

序号

特色集聚区

发展重点

一核: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核心

1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开放合作先行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制度创新试验田。依托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重大创新平台,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应用创新示范,建设创新型数字经济总部优势集群。充分发挥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势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作用,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创意以及各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等新型国际化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

2

广州国际生物岛

加快推进以广州实验室、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中以、中英等生物产业国际合作,加快引进高水平生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善产业创新发展生态,聚焦国际化高端人才与尖端项目,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打造国际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高地。

3

天河智慧城

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圈,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工业软件、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信创应用等领域,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软件产业先导区。推动现代都市工业发展,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卫星及应用、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领域发展壮大。依托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等平台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联合研发创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引领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广州科技创新轴的关键节点。着力加快南方数码空间大数据创新中心、品高云计算产业基地、金税梦想大厦、贪玩游戏华南总部、百田信息总部、安泰化学大楼、粤科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4

黄花岗科技园

以健康医疗、5G、互联网及软件服务、新一代地理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建设创业企业的孵化器或加速器、国际人才创新工场和海外高端人才成果转化基地,逐步形成涵盖项目发现、团队构建、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后续支撑等的全链条创业生态系统,打造科技服务和科技金融、“互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区。

5

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

围绕中山大学及周边众多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单位,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引进移动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识别、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纳米级芯片、基因工程、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区。

 

两带——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

(表格内容摘自《《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两带

(一)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

6

穗港智造合作区

主动对接服务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携手打造高水平产业合作新载体,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加强与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智能检测、智慧物流等领域合作,加快在合作区聚集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形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聚焦合作区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应用工业互联网促进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车间诊断、示范智能车间、示范智能工厂。支持穗港城示范项目建设,打造集国际商务、服务、博览、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服务香港上游科研产业化,构建对接香港的通商口岸和连接国际的示范窗口。因地制宜以嵌入式的摩天工厂、楼宇经济、园中园、企中企、专属园区等形态为支撑,为港澳企业落户提供优质载体和充足空间。

7

穗港科技合作园

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与香港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建设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功能性服务平台,联合打造若干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鼓励企业与香港科研机构联合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推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工厂、区块链、生命经济、空天技术、数字货币等创新产品在区内高效转化应用,建设市场化、专业化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合作园开发建设模式,高标准打造京广协同创新中心、广州数控第三产业园、南方美谷等项目建设。

8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深入推进实施开发区带动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深化战略,进一步优化“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打造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重点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园重点引进电动车研发设计、推广使用技术、充电设备生产及公共工程建设等项目,建设广州东部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与服务保障示范基地,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集群。LED产业园重点引进半导体照明(LED)、软件业、IT信息服务业、5G通信、服务外包、汽车电子等项目,全力引进半导体照明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形成光电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光伏产业园重点引进太阳能光伏装备、太阳能光伏材料、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研发和生产等产业链高端领域项目,集聚清洁能源研发和生产的高端要素,努力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基地。高新科技产业园重点引进节能环保设备、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项目。研发创意产业园着力打造广州东部以汽车材料、汽车研发、汽车试验为核心的,从材料到整车全流程的研发创意产业集群。

(二)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

9

广州大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城

以广州大学城为“智核”,以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为“支撑”,主动融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发展创新经济,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成为广州市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核心和珠江创新带建设的龙头。进一步深化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加快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南岸起步区建设,开发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丰富的科研资源,提升大学城创新功能,将广州大学城建成珠三角国际修学基地、产学研创新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大学城特色旅游基地等四大基地,建立地方与高校更紧密合作机制,促进高校资源优先向本地企业开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技术引领、政府财政扶持、市场有效运作的区域创新创业体系。成立众创空间联盟,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新创业机构落户。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建设广州大学城孵化器集群。完善高教研发、科技服务、创新产业孵化等功能,将广州大学城建设成国际科技产业基地、全球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一流的高等教育集聚区,打造珠三角国际化创新创业中心。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力争在创新体系、金融环境、科技产业、人才政策等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着力构建创新主体活跃、创新载体丰富、创新服务完善、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

10

广州南站科技服务区

发挥沟通粤港澳、联系泛珠腹地的交通枢纽优势,打造泛珠外向型产业对接国际高端要素、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构建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主导、IAB产业为支撑、文体旅游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广州南站地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含资金链、服务链等)融合发展。将韦大人工智能、陈头岗轨道交通、屏山科技互联网、谢村智能康体四大产业组团打造为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价值创新园区。依托世博汇、荣耀广场、路福联合广场等新建楼宇,着力打造楼宇型精品园区,积极引入总部经济、商务酒店和专业服务机构,同时,瞄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进行招商,使之成为数字智能产业的优质载体。灵活运用自主改造、村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加快推动周边旧村改造,利用村集体留用地进行土地、物业开发,并结合实际制订留用地置换物业标准,在加速站场周边环境改善的同时,也不断为南站产业布局释放出足够的产业载体。引导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相关创新资源衍生进入南站地区,搭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鼓励大学城有关高校或个人在南站地区兴办科技咨询、评估等科技中介机构或创新性企业。积极支持周边大学、科研院所到南站地区共同兴办企业孵化器或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11

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

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加快重大港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集聚粤港澳现代航运服务资源,发展航运服务业和邮轮游艇产业。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加快建设全球进出口商品溯源中心和全球报关服务系统,推进保税物流、出口集拼、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设。加快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建设,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为重点,打造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引领示范区。争取香港纳米技术及先进材料、资讯及通讯技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等研发中心落户。积极发展数字产业,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国际IPv6根服务器、IPv6行业应用示范、下一代互联网算力服务、第三方测试认证等业务发展。加快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建设国际光缆登陆站,探索数据要素流动与市场化。依托华南科技转移中心、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全力打造成华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三城——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

(表格内容摘自《《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三城

12

南沙科学城

依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联动协同发展区建设,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生物等领域,共建共享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构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建设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构建海洋科学与工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教融合生态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全球开放合作枢纽,与港澳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13

中新广州知识城

聚焦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等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和区域协同创新,打造世界级知识经济新标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科教服务与数字创意、智能制造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引导培育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场。

14

广州科学城

“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辐射带动”为导向,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平板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创新产业集群,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和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一批产业急需的“卡脖子”和“短板”技术,建成若干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重大工程设施基础平台。联合顶级科研院所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布局一批高水平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建成国际一流的中国智造中心。


多节点——立足各地产业优势和功能特色,推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在白云、荔湾、花都和从化等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医药健康、智能汽车、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特色园区基地建设,培育新增长点,实现产业协同互补、集聚集群集约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百花齐放”“群星争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平台。


(表格内容摘自《《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多节点

(一)越秀区

15

中科院(越秀)IAB100价值创新园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产业,聚集整合中科院创新创业人才、科研技术成果、技术创新能力等创新资源,重点布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及软件服务业、智能交互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和大数据、新一代信息通信、卫星导航等领域。

16

老广交IP硅谷

以知识产权产业为主导产业,探索知识经济发展新模式,构建商标品牌综合服务平台、品牌企业孵化培育平台、商标品牌提升运用平台和商标品牌展示体验平台四大平台,打造集品牌服务、孵化、提升、展示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链条。

17

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

通过对花果山片区的产业、功能、环境、交通进行全面转型升级,依托广州广播电视台载体空间为核心区域,以4K数字内容制作为主轴心,推动影视、动漫、游戏等行业快速集聚,打造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效益显而优的“互联网+传媒小镇”。

18

新火车站数字应用示范区

实施超高清视频应用推广工程,挖掘超高清视频和VR/AR在智能安防、影视娱乐、课堂教学、智能网联汽车、工业可视化、机器人巡检、人机协作交互、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发展超高清健康监测设备、远程诊疗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推动企业、系统集成平台、用户、健康医疗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成熟商业模式,推广超高清视频医疗健康等应用系统。

19

广东地理科技与文化价值创新园

围绕“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重点搭建以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服务平台和人才培育平台为主体的支撑体系,构建地理信息产业、地理文化产业、地理咨询产业和地理教育产业四大核心产业集聚体系,打造成引领我国地理信息与文化创意创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

20

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

以辖内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领域)、20个三级医院、14个三甲医院、7个全国百强医院等近400个各类的医疗机构、以及卫健、药监、医保,科技、工信等省市行政主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管部门、2000多家生命健康相关行业的企业等组成集政产研医高度集聚融合的资源优势,建设“一区两中心”( 产业转化中心、创新药临床试验服务中心),打造一核一轴五园区为格局的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

(二)海珠区

21

M+创工场

依托“互联网+”的大潮和移动互联创新技术发展的大格局,集聚跨境电商、科技创新企业、创意公司、创客空间等新型企业形态,设立全新的创业孵化器,提供办公、会议服务、科研、设计、信息发布、产品展示、生活体现、商业休闲、路演中心、政府政策扶持、企业融资和研发项目等多种产业服务,打造梦想成真的创工场。

22

T.I.T创意园

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效应,重点培育和互联网科技企业,集聚电子商务、医疗健康、新媒体机构,打造互联网+智慧园区、互联网+孵化区、互联网+配套服务区、互联网+“云”社区、互联网旅游区,打造集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23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区

重点围绕阿里巴巴、腾讯、复星、唯品会、国美、小米、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辐射带动创新产业集群在此集聚发展。

24

唯品同创汇

围绕设计师公共服务体系量身打造,融汇潮流时尚、创意办公、商业资讯于一体的极具设计感的新型体验园区。

25

广州国际媒体港

“传媒产业发展港湾、社会信息服务平台”的定位,建设成为集媒体服务中心、多功能演播演出中心、新媒体集群运营中心、影视展示交流交易中心,以及高端媒体服务于一身的现代传媒产业总部基地。

26

工美港园区

借助省属国企工艺美术资源,打造集无边界博物馆、大师工作室、艺术创作、设计、时尚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艺术中心,同时重点发展“互联网+”融合创新产业和总部经济。

27

广州创投小镇

遵循“产业为依托,科技助提升,资本做加速”的整体思路,以消费升级为主题,探索构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业投资相融合的全生态链,探索建成以“产业+科技+资本”为特色的小镇,致力成为广州市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产融结合的创投集聚区、产业创新优选区,助力广州加快建设风险投资之都。

28

1918智能网联产业园

专注于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构建,打造了国内首个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产权交易中心、国内首个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产品技术中央研发中心等6大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产业资源平台,提供从“创业前置分析、创业服务型办公室租赁、会议室租赁、孵化基金投资、专业工商财税托管、企业金融支持、企业商务资源整合、政企辅助对接、创业者素质提升”等全流程的创业支持服务。

29

华南检测技术装备

围绕检验检测产业链,构筑与国内其他检测园区形成差别化发展的新型检测技术与装备创新园区,并将成为华南区域移动检测、快速检测、家庭检测智能化技术装备示范区。

(三)荔湾区

30

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

对标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和琶洲等中央商务区,推动区内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逐步建设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重要支撑区和服务区,打造产业金融新高地,推动荔湾区金融全面发展。

31

荔湾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

围绕国家中医药复兴战略承载区、粤港澳医药健康创新合作示范区、大湾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和全球医药商贸中心四大战略定位,做大做强生物医药领域龙头企业,集聚广州国际医药港、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东)、国际心血管医学中心等高水平医院,推动医药健康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健康湾区”重要支撑地。

32

广州国际医药港

医药港项目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智慧健康城”,以“新医疗+泛健康”为核心,打造新时代下国际化大健康产业智慧平台,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大健康产业门户和枢纽、超千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成为中国大健康产业第一品牌。

33

海龙围科创区

强化区域创新协同联动,发挥广州创新引领、佛山创新支撑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引领珠三角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区域内外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广佛两市参与共建广深港和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34

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

围绕服务国际市场和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医疗需求,以中科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广州呼吸中心、国际高端医疗服务为核心,带动康复医疗、第三方医学检验与影像、健康管理、培训科研、健康旅游与养老养生以及健康金融等六大产业发展,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国际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岭南特色的医养结合休闲胜地。

35

岭南V谷科技创新区

着力培养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集科研、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科技主题RBD,打造高科技产业链,建设以科技金融、技术支撑、创新创业、专业中介、综合服务五大平台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科技合作及科技服务的示范基地。

(四)天河区

36

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促进电子报纸、电子图书、电子杂志、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网络教育、数字音乐、网络游戏、动漫、按需出版与数字印刷等产业发展,扶持复合出版技术、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新媒体载体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等技术的研发,打造为具有数字内容技术研发、数字内容生产、数字产品交易、数字生活体验为一体国家数字出版的产业核心区。

37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

依托五山石牌高教区和环五山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领域,构建“校区、科技园区、社区”联动发展机制,汇聚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整合校区科学研究资源,就近拓展和发展科技园区、中试基地、创新创业平台,打造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人力资源服务先导区、科技金融集聚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枢纽。

38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加快数字贸易发展和数字技术应用,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数字服务出口新主体,积极推动数字服务行业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39

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大力发展游戏动漫产业,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原创游戏品牌、团队和企业,健全游戏动漫产业体系,打造动漫游戏产业之都核心区。推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提升内容创作和硬件研发能力,培育发展数字创意技术设备研发制造、数字创意软件开发、新型媒体服务等,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多元化发展。

40

广州软件谷

“一园两区”(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科韵路软件业集聚区和天河智谷片区)构成,聚焦软件总部企业、标杆企业,构建以5G、高端软件、工业软件、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内容、文化创意、虚拟现实等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建成产业特色明显、协作配套紧密、创新活力迸发的发展体系,成为集聚高端软件产业新平台。

41

天河智谷

I(新一代信息技术)+C(文化创意)为主导,辐射产业为A(人工智能)+B(生物制药),建设集“产、学、研、商、居、文”于一体的价值创新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创走廊创新增长极。

42

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

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升级打造新型创意办公空间,建设以AI产业为发散点的创新产业园。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依托广州“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广州数字金融研究院两大平台,重点发力“AI算力硬件、AI行业应用——智慧金融和智慧城市、AI智能设备”三大领域,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元器件研发、应用场景设计、投融资服务等领域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创新企业企业。

(五)白云区

43

美丽健康产业园

围绕“时尚美妆企业总部、联合智造检测基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研发科创基地”的规划定位,发挥白云空港便捷链接全球优势,建设集“美妆孵化及智造业、医药研发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的美丽健康产业园。

44

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高效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智能工业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环保装备制造等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机车装备、供电设备、车站装备、通信信号控制系统、电梯设备、特种装备六大轨道交通产业板块组团,建设成为“轨道装备+智能电器”产业基地。

45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秉承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一带一路”、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聚焦数字经济,加强龙头企业与创新人才集聚,建立产学研政创新网络,支持创新创业。努力建成“数字中国”实践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试验区、广佛同城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

46

广州西岸

依托广深科技走廊和原有商贸物流基础,打造国际商贸发展示范区、湾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平台,重点发展产业数字化研用、5G+科创研发、数字生活服务、国际特种商贸商品交易中心与国际商贸服务等产业,建设为国际数字商贸创新集聚区,广佛高品质智慧服务中心。

47

兴丰环保搬迁地块综合利用产业园

根据广州市城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方向,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围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建设高科技环保循环产业园区的目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示范性环保综合利用园区,导入第二资源热力电厂、废弃油脂综合处置中心、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建废处置项目、汽车及大件垃圾拆解中心、低值可回收再利用中心、危废综合利用项目、危废仓储点、环保装备制造基地、环保车辆服务中心、环卫工人家园、污染土壤异位处置中心、环保主题公园/教育基地、中试基地等业态,实现广州市环保产业聚集,形成多元发展、战略协同新格局。

(六)黄埔区

48

知识城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

主要承载科技研发、孵化加速、高端制造、总部经济等功能,集聚先进的创新资源,落地优质高端产业项目,建设成为开发区智能装备产业未来发展主平台。

49

云埔数控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围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主要承载生产制造功能,集中布局近期引进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项目,建设成为智能装备产业制造基地。

50

中国纳米谷

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布局建设“四园区一中心”,分别为光子制造与智能技术科技园、纳米创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园、纳米智慧健康技术科技园、纳米超级复合材料科技园,链接全球纳米创新资源,承接项目产业化。建设纳米生物安全中心,围绕大健康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利用纳米生物技术,构建集疾病“防检诊治”于一体的国际综合性生物安全防控的纳米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高地。

51

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

位于黄埔区南部,北靠广园快速路,南至护林路,东临丰乐北路、西至茅岗路,占地面积86公顷,约1290亩。目前一期175亩由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园区将建设成为代表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标杆型园区。一方面以智能工厂为载体,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工厂与智能装备研发集聚区。另一方面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和龙头企业带动,形成智能装备全产业链集聚,打造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和国际知名的创新领军人才汇聚区。

52

黄埔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

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起步区1.4平方公里。园区以GE生物科技园和百济神州项目为依托,引领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前已吸引赛默飞、安捷伦、诺诚健华、恒瑞、绿叶、康方等国内外生物医药业界知名的研发、生产项目相继集聚落户。未来,园区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产业发展经验,着眼医疗体制改革,致力于打造集高端医疗装备制造和研发、现代医学服务、生物医药研究生产、人才交流培训、医学大数据研究应用及相关高端服务配套为一体的全价值链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生物医药高地”和“现代医学服务高地”。

(七)花都区

53

广州花都(国际)汽车产业基地

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及其核心部件、智能制造装备、车联网与自动驾驶、零部件检验检测平台等方面提升产业发展品质,加快整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升级,与广汽、大众、东风日产形成多层次供应链关系,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

54

花都智能电子绿色价值创新园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龙头企业,突出总部集聚和创新引领,着力培育以智能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为主导的千亿级智能电子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

(八)番禺区

55

番禺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导产业,依托智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龙头企业,建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制造能力行业领先、动力电池等关键系统产业化水平国内领先、自主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等领先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配套、售后服务建设与产业规模相匹配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和华南汽车文化中心。

56

番禺汽车城

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龙头企业为引擎,辐射带动北部、中部两大零部件集聚区发展,加速成型传统能源汽车产业带。展望未来,汽车城拟建成国际化、专业化与智能化的先进汽车制造业园区和华南汽车文化中心。

(九)南沙区

57

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与香港科技大学、中科院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争取国家布局更多的海洋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可燃冰勘探及产业化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推动可燃冰、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形成若干特色产业集群。

58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

健全粤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和服务平台,依托智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龙头企业,汇聚整合汽车和相关行业优势资源,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生态系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引进具有领先核心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军企业及项目,共建全球领先互联网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和制造基地。

59

智能交通产业园

依托南沙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智慧交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智能公共交通、无人驾驶等新型交通方式,构建绿色智能、内外衔接、便捷高效的园区交通网络,率先在庆盛枢纽打造自动驾驶产业链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

60

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

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国际IPV6根服务器等要素为支撑,以国际教育、现代服务业等项目为配套,围绕人工智能、资讯科技、大数据应用等主导产业,在南沙庆盛枢纽区块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先导示范区和融合港澳元素的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千亿级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61

智造谷

位于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打造产城融合、生态低碳的国际一流智能制造基地。

62

生物谷

位于横沥同兴工业园区块,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医疗器械等产业,打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聚区。

63

数字谷

位于新安工业园区块,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区。

64

健康谷

位于万顷沙南部区块,重点发展精准医疗、医疗信息化、生命健康、生态旅游等产业,加快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健康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十)从化区

65

粤港澳大湾区(从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

在现有全国最大实验动物产业、华南唯一全程式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研发平台、全国最大干细胞制备中心基础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药综合创制平台,填补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技术服务平台空白,形成药物研发、安全性评价、综合服务、产业化等全链条集聚。

66

智能供应链平台

围绕苏宁华南电商总部、逸仙完美日记(广州)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京东从化智能电商运营中心、中国供销商贸流通综合产业园项目,打造智能供应链电商产业集群,物流半径可覆盖广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为大湾区提供多品类货物及冷链实时配送服务,有效实现线上到线下销售的无缝连接。

67

明珠智慧产业园

围绕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5G云计算中心项目,兼具热、冷备份功能,有强大的算力支撑,具有超低时延数据即时传输特征,辐射半径为100公里范围以内,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境外光缆数据传输端口,具有数据港的对外联通支撑作用,可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区提供数据存储及传输等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现已有南盾安全云谷等商业数据中心项目及生态设计小镇产业转化的泛浙大产业园等数字经济应用企业落户。

68

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基地(从化园区)

依托广汽集团强大的科研实力及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和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两家商用车板块企业特长,打造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基地,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氢燃料电池物流用车、城市专用车等,进一步打造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创新人才、技术、产业聚集高地。

69

智能定制家居产业园

依托定制家居龙头企业,整合定制家居制造行业上下游企业,孵化多家智能照明、高科技辅材等创业型新兴企业,形成规模化智能家居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智能定制家居商旅一体的4A级工业旅游体验展示中心。

70

明珠氢能产业基地

依托骨干企业加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研发力度,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建设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基地。瞄准氢能产业链中核心技术、高附加值或缺失环节进行产业链完善布局,建设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和液氢储罐生产基地。

(十一)增城区

71

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

围绕超视堺第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项目,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平板显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超大尺寸液晶面板、高清8K电视、面板自动化(工业机械人)研发、工业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形成高清面板生产、智能电视制造及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72

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基地(增城园区)

依托广汽本田、北汽广州两大整车厂,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车联网、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重点引进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及核心材料、智能汽车领域光雷达、车载芯片、中央处理器、车载操控系统等产业项目,打造一条具有完整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的汽车产业链。

73

信创产业园

面向国家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安全自主可控的信创产业集群,以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应用为核心,围绕发展以高端IT产业、信息技术、智能终端生产为主导的信息产业,着力引进IT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信创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74

传感器产业园

以传感器应用为牵引,充分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聚焦智能硬件、安防、大健康和自动驾驶等物联网核心应用领域中的核心器件,如图像、声学、生物和运动等先进传感器件,建设大湾区传感器量产制造、封测与应用平台,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企业集聚大湾区,打造产业生态集聚区。